Board logo

標題: 柴達木盆地「外星人遺址」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xalex0318    時間: 2010-8-19 15:48     標題: 柴達木盆地「外星人遺址」

1998年,中國青海省托素湖被探險家認定為外星人遺址。這一驚人發現來自於《走進柴達木》一書的問世。「外人建築」驚現托素湖,就在托素湖以東的巴音諾瓦山腳下,白漁發現了一個奇特的山洞。洞口為三角形,如人工開鑿一般,清一色的砂岩,幾乎看不到一點雜質。山洞深處,一根從巖壁中穿出的鐵質管狀物,同岩石嵌合得天衣無縫,不見頭尾,讓他驚詫莫名!在巴音諾瓦山和托素湖之間的河灘上,白漁發現了更多的神秘管狀物。這些管狀物形狀奇特,鬼斧天工。白漁從管狀物上取下一塊樣品,送到當時冶金部直屬的錫鐵山冶煉廠進行化驗。結果除了常見的金屬元素外,樣品中還有8%無法化驗出的元素。不明元素使白漁忽然頓悟,一個大膽的念頭開始左右他:戈壁荒灘上這些突兀而來的管狀物只能有兩種來歷,不是來自地球人,就是來自外星人。無法探明的元素或許就是外星人帶來的宇宙物質構成。經調查,白漁瞭解到柴達木最早有人類活動的歷史距今約3萬年之久。當地出土的文物多為獸骨、石器、陶器和青銅器等,從未發現鐵器。新中國成立後曾幾次開發柴達木,但從未在托素湖一帶施工。因此,白漁斷定,這些管狀物不是古代先民留下的,也不可能是現代工程的材料,極有可能是外星人所構建的管道群。

  為證實自己的推斷,白漁趕到距離托素湖幾十公里遠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德令哈觀察站。在亞洲,這是個絕好的天文觀察點,幾年來從這裡共發現了近100個星系。海拔高,空氣稀薄,透明度極好,而且極易接受毫米波……這些使白漁相信,宇宙的使者可能光臨柴達木盆地,醒目的托素湖或許是外星人的坐標。

  在巴音諾瓦山的背後,有一塊異常平坦的開闊地出現在起伏的戈壁灘上,如精心夯實的機場,此刻在白漁眼裡,這無疑是外星人飛行器的著陸點。

  經過一番考察和推論,穿梭在青藏高原窪地上的白漁被自己的發現徹底征服了:這些神秘管狀物只有可能被外星人製造,而托素湖一帶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活動遺址,巴音諾瓦山的那個神秘山洞就是外星人洞!

  專家全力解讀「外星人遺址」之謎

  托素湖驚現外星人遺址被媒體披露後,引起國內地學界的關注。

  2001年5月,由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的鄭劍東教授牽頭,組成臨時科學考察隊,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奔赴托素湖,試圖解開神秘管狀物來歷之謎。

  考察隊首先把研究區域鎖定在巴音諾瓦山與托素湖之間幾百平方米的湖灘上。由於慕名而來的人不少,白漁第一次看到的那個管狀物已經殘破不堪,湖灘上的管狀物也所剩無幾。外星人的「第一現場」被獵奇者破壞了。

  隨後專家們在湖的四周和湖底,還是發現了不少大小形態不一的管狀物,這些管狀物有的像切開的香瓜,有的像長長的黃瓜,在湖水的淘洗下管壁清晰可辨。 神秘物質的取樣馬上被帶到北京。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王文廣,把取樣同月球物質和隕石進行了微量元素的比較,結果卻使托素湖鐵質管狀物的神秘色彩大打折扣:管狀物與隕石和月球的分析資料比較完全不同。由此可以斷定,管狀物不可能是外星人帶來。

  同時,鄭劍東教授在中國地質局地質研究所通過一種叫作熱釋光測定同位素的辦法,測得鐵質管狀物樣品的年齡距今約十四五萬年。同柴達木盆地有人類活動的歷史3萬年比照,意味著這些管狀物不可能是人類所為。

  化驗最終認定樣品為碳和黃鐵礦的膠結物,不是人工所致。

  同白漁那次的化驗結果相比,以前8%的不明元素也驗明了身份,居然是常見的金屬元素鉀、鋁、鈉等。

  外星人洞的神秘管狀物一走進專家的試驗室,身份居然如此平常。普通的名字「黃鐵礦」最終導致專家們的看法趨於一致:對托素湖管狀物的研究方向,應由「上天」變成「入地」。因為,它們既不是來自地球人,更不是來自外星人,只是一個剛剛被發現,但已經歷漫長時光之旅的地質之謎。

 神秘面紗層層剝去 管狀物漸露真容

  如果這些管狀物曾經就是樹木,那麼,今天已是戈壁的柴達木,昔日眾多的樹木又是來自哪裡呢?

  離托素湖不到300公里的諾木洪鄉,有一道奇特景觀:在戈壁灘上,一條由貝殼和沙粒結成的綿延數公里、高達5米多的堤梁,被當地人們稱為貝殼梁。這些貝殼向今人述說著柴達木的古地質和古氣候情況。

  距今數百萬年前,柴達木處於亞熱帶環境,當時青藏高原還在隆起,邊緣卻有高山圍繞,印度半島的暖濕氣流進入盆地,使柴達木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洪水暴雨不斷。激流攜帶泥沙覆蓋了樹木,大樹從此進入了漫長的演化過程。後來,喜瑪拉雅山急劇升高,印度洋季風帶來的雨水被擋在喜瑪拉雅山南坡。柴達木盆地氣候變干變冷,水面逐年縮小,而諾木洪一帶是盆地的低窪處,後來湖水枯竭,這些貝殼惟一求生的去處竟變成了它們的死亡之地。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柴達木盆地發生了沙漠化和乾旱。之後,托素湖一帶的地層開始了劇烈的沉積作用,使大樹被土壤和礫石深埋在地表之下數百米甚至上千米深。這個過程需要幾十萬年的時間。地表下的樹木經過脫水,自由氧逐漸消耗,環境由氧化轉為還原,這是鐵質管狀物形成的關鍵時期。轉變還原以後,裡面管狀物本來是木質的東西,同周圍的沉積物相比較疏鬆,周圍的鐵質,三價鐵變成二價鐵,逐漸向疏鬆多孔的木質結構流動。按照地質理論,地層下每增加1000米深度,溫度就要增加為33℃,在這樣的溫度和化學條件下,樹木發生了一種有趣的變化:疏鬆的木質部逐漸腐爛,鐵質元素發生化學反應,吸附在了不易腐爛的樹木韌皮部,這就是鐵質管狀物最初的形狀。

  但塵埃並未最終落定——還有疑問沒有答案。面對人類,大自然依舊謎團迭出




歡迎光臨 Q網情深❤愛情板塊 (http://homingtech.info/) Powered by Discuz! 7.0.0